回到起步點 陸趙鈞鴻博士母女重遊英華小屋

劉紹基 ('79 S7)、徐慧珊 ('90)、利天諾 ('14)

「小麻雀,小麻雀,飛到窗門口;好朋友,好朋友,拍拍你肩頭。」即使未必能記得所有往事,唱出半世紀以前自己親筆編寫的兒歌,對94歲的陸趙鈞鴻博士而言毫無難度。七十一年前,趙博士每天往返羅便臣道的一間小屋,即使幼稚園老師工資微薄,她也盡心教導小孩,只因一個理由--「我很喜歡小孩。」

一晃來到2022年,趙博士與女兒陸永恩重遊故地。當年兩人既是母女,也是師生。小心翼翼地推開有近百年歷史的幼稚園小屋木門,兩人緩緩步入。陸永恩驚歎:「原來就這麼小!那時覺得很大呢!」趙博士卻說:「現在也很大呢!」母女二人興致勃勃地看著手機裡的舊照片,試圖在丟空的小屋中尋找往日的足跡。

身兼多職

1951年,趙博士 (人稱趙先生) 由蕭覺真校長聘任,加入英華幼稚園。那時學校缺人缺物資,逼使趙先生每事親力親為。陸永恩憶述,當時學校只有兩位教師,卻都身兼多職,既是教師也是主任,清潔佈置亦不在話下。除了準備教材、教具,熱愛音樂的趙先生,不但會教學生唱教會的詩歌,更會編曲填詞,為小孩設計兒歌。陸永恩最難忘媽媽寫的《小麻雀》,事隔多年,兩母女仍能一字不漏地唱出全首兒歌,可見該曲確實琅琅上口,深入「童」心。

上:趙博士 (後左) 與同事、學生合影。 下:趙博士 (左二) 與女兒陸永恩 (右二) 於幼稚園小屋前與利天諾 (左一) 及徐慧珊 (右一) 合照,背後小屋多年不變。
左:趙博士當年在小屋內為學生切蛋糕。右:幾十年過去了,趙博士在同一位置留下倩影,而她愛小孩的心依舊不變。

幼兒教育實驗室

除此之外,趙博士也借用毗鄰的倫敦傳道會球場,讓小朋友到戶外運動和踏三輪車。小朋友投入玩樂之餘,趙先生不忘教授他們自理能力,她說,最重要是要「鼓勵小朋友做能做到的事情」。趙先生還會在小屋外教導小孩栽種植物,這樣的活動教學,在1950年代可謂非常前衛創新。

基礎所在

趙博士曾說:「在英華的歲月,是我獻身學前教育的起點,也是我事業的起步點」。陸永恩於1962年從幼稚園畢業,翌年英華亦宣布結束幼稚園部,趙博士在英華服務的日子亦隨之告終。英華幼稚園雖然停辦,卻是趙博士的另一個開始。在英華十二個寒暑所獲得的無價經驗,為這位香港幼兒教育先驅奠下了重要的基礎,日後在各處繼續實踐其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