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口述歷史

麥寶貞 (’53)
(由李石玉如 (’72) 記錄)

這篇口述歷史旨在記述英華女校學生當年的校園生活和所處的社會狀況,以豐富學校的歷史檔案,讓讀者更明白學校和社會的歷史和變化。

我的家庭

我原名叫麥定佳,後來外公認爲名字不夠女性化,改為寶貞作書名。我在1933年出生於一個中等家庭,父親是公務員,母親相夫教子,是個十分嚴謹的媽媽,皆因外公守舊,是清末時代人,留有辮子至國民初期才剪掉。我的祖父是基督徒,孫中山先生在家鄉帶他信主,一起搞革命之後,祖父便帶着我的爸爸去香港生活。記得小時候,我們一家每星期去探望祖父母時,都要一起學唱兒童聖詩《耶穌愛我》。

英華女校幼稚園

1938年,我入讀英華女校幼稚園,教室在現在仍留存的小屋内,有梁老師(個子小)和林老師(較高,教唱遊)。我現在還可以唱出當時所教的一首兒歌:

英華的老師們

因戰亂而停學

直至1941年,我剛讀小學三年級,日本侵華,香港淪陷,便要停學。學校被日軍佔領,改名為櫻蔭學校,教日語。我也停了學,留在家中幫媽媽做家務。加上無自來水供應,要到附近的山澗中挑水回家用。當時也沒有電爐,是用柴枝、樹枝和舊木傢俬等來燒飯。米糧是靠日軍政府配給,成年人每日可買米六兩四,小孩三兩二,這個分量大概煮成一碗飯,肉食餸菜是極之缺乏。以一點豬油和豉油送白飯,已經是很滿足。如是者渡過三年多,家裏再沒有錢買米時,便要逃離香港,去澳門靠親戚朋友。

誰知禍不單行,在途中,我們坐的機器帆船被人騎劫,船駛到中山偏僻的鄉村地方靠岸,所有乘客被趕上岸,貨物通通被劫去。人生路不熟,我們只好跟大隊一面朝有村民的方向走,一面問去澳門的路。可幸有村民日間帶路和供應白飯,讓我們吃飽,夜間讓我們在祠堂睡覺。如是者,經過了四天的路程,到了澳門邊境,聽到燒爆竹的響聲,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了。感恩我們一家不至流落異鄉。

在小學打好中文基礎

之後,一家返回香港生活。我於1946年回到英華女校重新開始。用了兩年時間完成小學課程。期間所學的中文真是一生受用。由陳蘊芳老師和黃佩葵老師執教,課文包括先秦時期的《孟子》、《禮記‧黔敖嗟來食》、《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至秦漢時期的《答蘇武書》,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陳情表》、《歸去來兮辭》和《五柳先生傳》,以至唐朝的《滕王閣序》、《春夜宴桃李園序》、《阿房宮賦》、《弔古戰場文》、《陋室銘》和《諫迎佛骨表》,宋朝的《岳陽樓記》、《愛蓮說》、《豐樂亭記》、《醉翁亭記》、《瀧岡阡表》、《前赤壁賦》和《正氣歌》,及明朝的《賣柑者言》等。這些經典古文,我現在還琅琅上口。

初小四時的成績表
高小二時的成績表
小學畢業證書 (1948年)

中英並重的中學階段

小學畢業後升初中一,才開始中文和英文並重。小息時間,學校鼓勵我們以英語交談,但書本都是中文。依稀記得在中三,才是大部份用英文課本。歷史分中史和外史;到現在我還記得,由伏羲氏神農氏、夏商周至中華民國的朝代順序。由中三以後,學校改制為中四中五, 讀完中五便是Form 5畢業。與我同班同學一共25人,只有我一個是從幼稚園讀到Form 5畢業的。唯一遺憾是其中能考到畢業資格的只有13人,其他人選擇重讀中五。

中學會考准考證 (1953年)
中學時的成績表 (1949-50年)

回顧在英華的日子

在我人生的學業時期,只就讀過一間學校。英華女校孕育我成才,以聖經教導為我成長的基礎。回顧在英華讀書的日子,都是充滿笑聲歡樂。學校不止教導我們知識、中英並重,還十分重視我們在德行上的成長。願我們英華女兒秉承英華精神,傳承下去,蒙神祝福!

在英華讀書的時候,校園生活十分開心, 有些片段仍記憶猶新,例子包括:

1. 小學的國語(即現在的普通話)課文 
第一課
開學了,開學了,
學校門前國旗飄
先生學生都來到,
大家齊齊笑。
見先生,行個禮。
見同學,問聲好。

第二課
來上課,來上課,
大家學,大家做。
今天的事今天做,
不要等明天。
明天還有新功課。

2. 有一次上體育課,余慕潔同學打棒球,一不小心,四隻牙齒脫落了,鮑瑞馨老師立即抱她到學校隔壁的那打素醫院治理。

3. 在高中的暑期,我們舉辦暑期識字班,服務區内的兒童。此外,我們也幫忙陳蘊芳老師和郭月容姑娘當舊生會的義工。

籃球校隊 (後排右二為學生時代的李清詞牧師)
暑期識字班 (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