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蝶.蝶夢﹕由尋珍探寶、玩物養志到歷史求索

黎翠瑤 (’77)、何頌笙 (’98)、張明意 (’99)、譚凱欣 (4E)

盧茵茵 (’69) 及夫婿朱偉基先生是本港著名文物收藏家及捐獻者,數十年來對文物收藏、研究,特別是鑽研中國古代金屬、飾品、乃至歷史保育及推廣的工作不遺餘力。他們的藏品曾多次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展出。為了提高大眾對文物的認識及促進學術交流,2020年二人更慷慨捐贈946件珍寶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如盧校友所言,「我們都只是文物的暫託者,人的生命有限,但文物卻是代代承傳,歷史和文化是生生不息、周而復始的。」

從玩物「喪」志走到玩物「養」志

「那時我真的很喪呀!」盧校友笑說。她認為,那種喪志,是很單純的追求心儀的文物,稍一不慎,會令人茶飯不思。她曾為了一件文物苦等兩年,輾轉間,文物在一個古董展中給她再次遇上。

後來,她在收藏文物的過程中,孜孜不倦地追索文物的歷史、反思所持之物在當時學術的意義、所代表的價值及精神面貌,也仔細分析當中的物料、研究當中的鑄造技術等。她說:「由喪志到養志,要充分理性,要轉化,由發自熱情的擁有 (obsess) 器物,轉化到理性反思文物所承載的知識 (knowledge),繼而節制地、有條理地收集一系列相關的文物,並從多件文物中互相印證 (echo),再增潤、豐富 (enrich/enhance) 歷史文化的研究。」

盧校友回想以往收藏文物的經驗

文物的三層意義

在文物收藏的歷程中,她認為至少有三個層次值得思考﹕第一是研究文物的市場價值;第二是藝術價值,例如文物的美感、製作技法等;第三是文化價值,文物所反映的歷史問題及文化精髓。在盧校友眼中,第二個及第三個層次比第一個層次更重要。

就以她的藏品《騎射武士飾片》為例,此飾片是吐蕃地域金器的藏品之一,製法精細,採用捶揲法,並利用金銀軟而充滿延展力的質地,捶打成不同形狀及浮雕花紋。有考古學家發現,捶揲法是自魏晉以來,北方遊牧民族金銀器物常用之技法。從飾片的構圖而言,騎士的造型威武,衣飾講究,全套馬具整備,充分反映吐蕃對馬的鍾愛以及遊牧民族尚勇的文化觀。

盧校友認為,單單一件文物,已涉及技法及美學(藝術價值)、歷史、考古及群族(文化價值)等等的研究。而且,這飾片反映中原與周邊遊牧民族的文化交互性,啟發大眾反思「中華文化」本身不只是代表以中原為本位的精神,周邊的群族更豐富了我們對文化多元的認識及想象。

騎射武士飾片
盧校友與訪問小組分享收藏文物的心得
何頌笙老師致送學校紀念品予盧校友

生有涯、學無涯

盧校友及朱先生創立的「夢蝶軒」在文物及學術界享負盛名。被問到「夢蝶軒」名字的由來,她說:「是我們擁有文物,還是文物選定了『我』,作為它暫託的主人?我丈夫是比較浪漫的,他會認為是緣份,是文物跟我們的相遇……正如莊周夢蝶,是莊周夢到蝴蝶,還是他進入了蝴蝶的夢?」

「而我跟收藏的關係,是人世跟歷史的關係,是短暫的人生對比無垠的歷史。我有limitation(有涯)、但歷史跟學術是infinity(無涯)。我們希望在短暫的生命中,不停地去學習及研究。盡有生之年,從文物的收藏中研究及開拓相關的歷史。」

為何捨得割愛捐出珍藏?她說:「正是生命有限,所以我們要對文物負責,要為它們尋找一個更好、更值得信賴的平台,讓大眾能夠欣賞及學習文物、讓學術界把文物研究傳承下去,所以我們願意把整整一個系列的收藏捐出,就是要讓學術界能比較文物之間的共通或差異,從而更整全地研究及考證。」

英華時代已培養的興趣

回憶過去,盧校友有感英華的學習氛圍潛移默化地使她產生了對藝術、美學的追求。在藝術課上,學習寫書法、做洋娃娃的片段,至今叫她記憶猶新,是她求學時最期待的課堂。她認為這些課堂能培養學生的創意,因此,在學時她已對收集紙製品情有獨鍾,曾收藏郵票、巴士車票和糖紙。

盧校友鼓勵大家可嘗試收藏喜愛的物件,它們可以是視覺上的美感體驗,也可以是牽動情感的物件。或許,自己珍愛的物品會隨年歲漸長而改變,但她認為我們應該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和值得珍視的東西。

如何成為文物收藏家?對師妹有何寄語?盧校友謙虛的表示:「要成家,不易呢!我們要多學習和了解歷史,多看書,多參觀博物館,培養自己對歷史文化的興趣和修養。 」

訪問小組與盧校友及其夫婿朱先生合照